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立项结果,我校获批4项,同比增长33%。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类别之一,旨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弘扬优良学风,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努力推出具有学术传承创新价值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示范引导作用。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的培育与研究工作,连续多年设立betvictor网页版首页 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项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需要加强开展有组织科研,构建了以经费资助、多轮评审、专家辅导、团队孵化、论坛交流等方式相互支撑的国家级项目孵化培育机制。在此机制带动下,我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充分体现了我校国家级项目孵化培育的成效。
具体立项名单及相关项目情况如下:
betvictor网页版首页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名单
betvictor网页版首页 获批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德意志造型美学中古典意识的核心问题及当代影响研究
负责人简介:陈宁,betvictor网页版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2011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天津社会科学》《学术交流》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近三年主持省级研究课题两项,包括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一项、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项,参加国社科重点项目三项,参加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
项目简介:德意志造型美学在19世纪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温克尔曼、黑格尔等美学家对造型美学中古典意识的讨论集中在几个核心问题上,即艺术的历史发展模式、艺术和美的理想、造型艺术的具体创作原则、造型艺术的分类问题。本项目从对古典意识的历史文化考察入手,以美学史的视角观照古典意识问题的建构过程,归纳18、19世纪德意志造型美学中古典意识的一般特征,进而关注德语学界对古典意识的现代批判,阐发古典意识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影响。作为文化重要因素的古典意识通过反思传递到20世纪的审美文化中,影响着当代的美学流派和艺术思潮。
项目名称:工商业领域人权侵害合作治理责任机制研究
负责人简介:李莎莎,betvictor网页版首页 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辽宁省法学会宪法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宪法学》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人权法学。在《北方法学》《财经问题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部分研究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完成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
项目简介:单一责任主体模式已经无法应对工商业发展产生的人权影响,在联合国《指导原则》倡导的合作治理框架获得普遍接受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政府和企业也开始着手落实《指导原则》,运用保护—尊重—补救框架治理工商业人权侵害。该项目从企业与人权侵害的关联关系入手,运用归责要素分析关联关系中企业人权责任的成立以及责任范围,再以企业承担的责任类型为原点,根据国家义务理论确定每种情况下国家承担的保护义务和实现义务,通过“关联关系——归责要素——企业责任——国家责任”的研究进路构建工商业领域人权侵害国家与企业合作治理责任机制。该项目的研究有助于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输入型和输出型人权挑战,一方面降低国家规制企业人权责任方面立法的模糊性,另一方面推进企业将人权价值内部化,通过制定详细的人权政策预防人权风险。
项目名称:国际化与企业竞争力研究
负责人简介:鄂立彬,betvictor网页版首页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副院长,长期从事国际投资、跨境电商、国际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研究。近年来在SSCI发表论文2篇,CSSCI发表论文5篇。获省级领导批示2项,出版专著3部。2023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获批教育部2022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2017年在美国马里兰州索尔兹伯里大学访学1年,2018年在海南省三亚市挂职市政府副秘书长1年,协调金融局、商务局、国资委、人社局、自贸办、人民银行、海关等部门,其中“关于建设海洋科技国际示范区的政策建议”研究报告获得省市领导批示性肯定,并责成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借鉴。
项目简介: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国际化经营成为企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课题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基于新钻石模型提出双循环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回顾了双循环、国际化的历史与现状,基于贸易增加值测算了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对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系统地分析了海外业务、跨国并购、利用外资、引入海外股东和员工等国际化方式,以及数字化、技术创新、融入全球网络、出口产品质量等高质量发展指标等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协同交互作用,在我国系统制定对外开放战略,在双循环背景下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根据产业的不同特征实施差异化的提升策略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项目名称:平台型电商声誉的理论内涵、作用机制和治理体系研究
负责人简介:张其林,betvictor网页版首页 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平台治理、营销战略方向的研究,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中国软科学》,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Journal of Service Theory and Practice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伟德官方入口 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伟德官方入口 经费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先后荣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二等奖、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等奖项。
项目简介:平台型电商声誉已经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它的理论内涵、作用机制和治理体系等基础问题却没有达成一致性意见或者形成系统性研究。为此,本项目率先对平台型电商声誉进行实践探索与理论溯源,据此进行构念界定与量表开发,在此基础上,剖析平台型电商声誉的作用机制并开展相应的实证检验,最终针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面对的危机提出一系列治理机制。通过上述研究,本项目试图建构平台型电商声誉的理论体系,使之更好地应用于后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撰稿:刘强 审核:周学仁 单位: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