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 科研通知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考试研究专项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考试研究专项的通知
2025年04月29日

各单位、各部门:

为做好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考试研究专项(以下简称考试专项)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目的

考试专项面向教育强国建设需求和教育考试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资助教育考试领域关系教育发展全局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构建高质量教育考试评价体系和服务教育考试改革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二、选题指南

申报考试专项,须从指南中选题,资助类别在括号中标注,自拟选题不予受理。每个选题原则上只确立1个项目。

三、资助额度

考试专项的类别和资助额度分别为:重点项目,每项资助35万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20万元;培育项目,每项资助10万元。

四、申报条件

(一)项目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

1.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有关管理规定。

2.考试专项主要面向高等院校,部委直属单位,省级以上研究机构、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申报。

3.重点、一般和培育项目的申请人均须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者担任副司(局)级以上(含)领导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4.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伟德官方入口 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以上统称国家和教育部级基金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专项。同年度申请上述国家和教育部级基金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专项。同年度申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成员不得申请专项。

5.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本次就业专项,须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就业专项。

(二)申请人所在单位条件

1.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科研力量和扎实的学术积累,或丰富的实践经验。

2.设有专门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

3.能够为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五、申报说明

1.考试专项申报不限额。各二级管理机构和申请单位要着力提高申报质量,宁缺毋滥。

2.考试专项的研究年限为2—3年,不得延期。培育项目,至少1篇决策咨询报告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要报》刊发,或被专项合作单位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专项合作单位及以上党政机关的内刊刊发,同时至少发表1篇核心期刊(或SCI、SSCI、CSSCI、A&HCI)论文。一般、重点项目的成果要求须高于培育项目,成果形式、数量和级别与资助金额和研究年限相匹配。

3.申请人应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办法》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资金管理办法》(详见全规办网站)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4.申请人应严格按照《申请书》和《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确保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和科研失信行为。对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的,一经查实,5年内不得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已获立项的,立即撤项并通报批评,纳入科研信用不良记录,并责成所在单位依规追责。

5.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项目负责人应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申报时承诺的预期研究成果为结项时必须达到的要件,不得擅自变更。

六、申报要求

系统申报: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实行系统申报,申报系统于2025年4月28日零时开放,申请人可登录“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平台”(https://202.205.185.227/),填写并导出《申请书》,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全文扫描在一个文档中,跟PDF版本的《活页》一起提交到平台上。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平台”(https://202.205.185.227/)中的“项目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项目申报材料可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平台或网站下载。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电子版材料:请项目申请人将电子版申请书与活页上传至科研教学创新服务平台——项目申报中。

截止时间:2025年5月22日

未按要求提交或提交材料不完整、内容错误的,视为无效申请,将不予申报。

七、申请书要求

1.填写《申请书》时,请认真阅读填写说明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要求填写相关信息。

2.“项目名称”不超过4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

3.建议申请书的一、二、五、六部分在申报平台上填写,平台为很多填写内容提供了选项并有具体填写说明

4.关键词:最多3-5个,词与词之间用中文分号隔开。

5.选题来源、学科分类、项目类别、研究类型、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系统、预期成果请选项填写。

6.主要参加者:不含项目申请人,最多不超过9人。

7.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成员近五年来主持的相关重要研究项目只需要填写省级以上相关的立项项目信息

8.务必注意往年常见申报错误,如:活页透露个人及单位信息、线上线下申报信息不一致、活页存在超链接转至学校官网、未经他人允许纳入项目组成员等情况。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强、战宇

联系电话:0411-84710331

联系单位:科研处项目科(梓楠楼531室)

 

附件:

附件1: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指南——教育考试.docx

附件2:202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国家一般、国家青年、教育部重点、教育部青年、博士生项目、专项)-申请书.doc

附件3:202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国家一般、国家青年、教育部重点、教育部青年、博士生项目、专项)-活页.doc

附件4: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各类项目申报常见问题答疑.doc

 

科研处

2025年4月29日



撰稿:战宇 审核:周学仁 单位:科研处

Baidu
map